close

發表於《南港社區大學電子報》,2014/2月號。
http://www.nangang.org.tw/ezfiles/nankang/img/img/47/ep201402.htm。

鏡頭下的庶民百態—葉裁的《光影四十年》
吳憶雯
在甲午馬年的元宵節前夕,我和友人受邀參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的新書發表會,當日正值強烈寒流發威,加上綿綿細雨不斷,料想場面應該會更加「制式」。沒有期待會在這樣的場合裡,遭遇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卻意外的見到新書《光影四十年》的攝影者葉裁先生和文字作者古少騏女士。很早以前便知曉古女士從事客家音樂的創作,也在論文中引用過她的文章,卻未曾有機會見上一面;而對於只會用傻瓜數位相機,又不愛拍照的我,更別提知道葉裁先生的大名了。
葉裁,本名葉日裁,生於1949年,為彰化縣二林鎮人士,他所居住的八間聚落,是一個客家村莊,周圍盡是閩南聚落,也因此葉裁先生從小便有機會習得閩南語,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福佬客。在家中排行老么的他,從小深得父親疼愛,跟著父親拜訪新竹友人的機會,而與新竹縣結下了「落地生根之緣」。葉裁因受到師長責罵,於小學五年級時輟學;後來堅決離家,獨立在外討生活。在一次拾金不昧的際遇裡,獲得成大外國教授的回饋禮-一台柯尼卡(Konica)相機,從此便踏上了他的攝影之路。



也許讀者和我一樣,在此之前都不認識葉裁這號人物,但您一定對他拍攝的照片,有似曾相識之感,因為他在攝影賽得獎之後,便開始有廣告攝影的收入,當中就包括了許多寫實風景的明信片。而在30歲之前,已經是國內外各大攝影獎的常客,也因此在第二度獲得科達伊士曼攝影比賽獎之後,獲聘赴美擔任伊士曼的攝影師。在1970年代,一個臺灣人的攝影技術,可以獲得國外如此的認同,可見得葉裁以實作精神練就出來的專業能力,確實是一流的。
今年67歲的葉裁,以近古稀之年,透過古少騏女士的文字,共同發表了《光影四十年》一書,本書收錄了從1960至2000年代葉裁於桃竹苗地區拍攝的紀實照片。熱愛寫實社會、生活題材的他,於1980年代回到臺灣,娶妻生子,並決定落腳於鍾情的大隘地區。以他的專業能力,大可以進入學院,得到有頭銜、有社會地位和豐厚收入的職缺,但是他卻僅是開設相館兼做零工的方式,與妻小過著平淡的鄉村生活。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滿足他繼續拍攝喜愛的「社會生活」題材的照片。
在新書發表會的場合,跚跚來遲的他,是一身近似田間農夫的裝扮,古樸的外表,正如他所喜愛的題材以及作品一般,是那麼的真誠和具有生命力。我用了等待友人和深夜的時間,細細咀嚼了《光影四十年》的影像和文字,因為有地緣上的關係,許多照片帶給我非常大的衝擊,葉裁先生的影像作品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原來要拍攝一張這樣具有生命力的照片,經常是須要等上十天半個月;「光」是照片的生命泉源,因此,大自然的變化更深深的影響了拍攝出來的成果。我們都知道畫作要結構,文章也要草稿,一張照片也須要拍攝者勾勒佈局,作品才能「活」起來。
我最喜歡2003年〈峨眉溪〉那張照片,上弦月般彎曲的峨眉溪、溪畔的橘子園,以及遠方層層疊疊的山景,因為這就是我的故鄉—新竹峨眉。這幾年因為做學位論文的關係,我常有機會看到同一地點的景象,每一次都讓我驚嘆故鄉的美,但卻都沒有這張黑白照片可以同時帶來寧靜和滿足的感覺。1965-1970年攝於新竹縣芎林鄉的〈過橋〉,三位農婦挑著扁擔走過木便橋的景象。農婦們恰巧是婆婆、女兒和媳婦一家人,因為兩代守寡,所以三人每天清早就要挑著自家的農產到市場販售,求以溫飽。
本書收錄的照片,是跨越世紀臺灣社會生活轉變的寫照,以影像紀錄了歷史,套用一句今日的話來說:就是有圖有真相!這些照片比文獻史料還要更具有說服力。這也是身為歷史和寫作愛好者的我,更加敬佩這位執著於理想,鍾愛自己攝影興趣的葉裁先生。

參考資料:
葉裁攝影、古少騏撰文,《光影四十年》。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3。

葉裁光影四十年  封面s

1-23峨嵋湖s

2-05三人過橋s

圖片來源:葉裁攝影、古少騏女士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vien 的頭像
    evien

    書畫琴棋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

    ev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