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日本文壇新生代才女作家河原蓮一鳴驚人暢銷處女作『在愛情終結的瞬間,我們開始』,
一對戀侶感人至深的純愛物語。由【解夏】知名導演磯村一路精心打造,
邀集日本影壇新世代人氣偶像岡田將生、與即將於木村拓哉搭檔主演最新日劇的當紅女星北川景子,
將這個令無數讀者感動落淚的憂傷愛情故事,化為一幕幕唯美動人的影像。
影片入選2010台北電影節驚喜神祕場,女主角北川景子也隨片登台宣傳。
劇情簡介:
在花店工作的泉美(北川景子 飾)因緣際會認識了就讀於美術大學的男孩淳一(岡田將生 飾),
兩人深受彼此吸引而漸漸展開交往,熱戀的甜蜜讓泉美深信幸福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讓這對戀侶自此天人永隔
。在意外中獲救的泉美因失去摯愛傷心欲絕,獨自倖存更帶給她矛盾與痛苦,
此外她甚至喪失了事故發生之際的瞬間記憶。為了完整保有和淳一有關的一切,
泉美想盡辦法試著尋回腦海中遺失的片段,律師真希子(大塚寧寧 飾)決定展開對事故原因的調查,
幫助泉美找回那段失落的回憶。憑藉著異常強烈的愛與勇氣,
泉美是否能從此告別已逝的摯愛,找到重生的希望與力量?
因為喜愛北川景子,
幾個月前就留意到這部電影,
但很可惜,
那時早已過了電影的宣傳上映期。
而日本電影在台灣市場雖有一定的觀眾群,
但我猜測除了動畫的劇場版之外,
除非十分具有話題性,
像是這類純愛故事改編的電影小品,
經常不會有很亮眼的票房收入,
連帶的DVD租用版的發行,
通常也會超過熱門院線電影大約三個月就會發行的時間。
這部電影距離在臺上映的時間,
已經超過三季了。
許久的時間,
沒有好好靜下心來,
完完整整的看完一部電影。
但還是不得不說,
日本電影總是有吸引我的地方,
雖然總是花比較長的時間在鋪成劇情,
但是總是可以激起心中的漣漪,
不管大小。
我覺得日本人很擅長描寫悲劇,
無論是將悲劇造成循環的復仇事件,
或是化悲憤為力量的勵志故事,
也或者是悲傷的結局背後感人的真相,
都讓人想要看到最後,
想知道隱藏在悲傷陰影下的所有真實。
故事中的女主角與男友騎乘機車時發生嚴重的車禍,
最後自己倖存下來,
卻留有嚴重的創傷症候群,
她喪失了車禍發生瞬間的記憶。
外表的傷口復原後,
惡夢不斷的她,
想要追尋失去的記憶,
也是因為想要保存所有與男友相關的記憶。
故事的名稱「一眼瞬間,再見愛」,
這個瞬間指的是失去的瞬間,
也是因想念而再見的瞬間。
人類有記憶會思念,
是個很奇妙卻又令人困擾的能力。
有那麼一段時間,
我曾為了無法挽回的親情和愛情,
而對於記憶清晰而引發的思念感到無限困擾和悲傷。
曾幾何時,
我雖然還是有悲傷和哭泣的能力,
卻不再因此而感覺到困擾或是無力。
只是,
我好好奇人類的大腦機制,
會因為過度傷害而啟動「關閉」的功能,
自動閉鎖那一段的記憶。
當然,
會引發這種機能反應,
本身一定遭受到極大的衝擊,
因而讓身心留下重大的傷害。
痛到極痛的時候,
我也想讓自己的大腦將那一段令人難受的回憶,
鎖在記憶的深處,
直到哪一天我痊癒了,
不再感覺到難過了,
再將它一點一滴回想起來。
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英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又譯創傷後壓力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創傷後壓力失調、重大打擊後遺症。
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
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
有時候被稱之為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以強調這個現象乃經驗創傷後所產生之合理結果,而非病患心理狀態原本就有問題。
(上述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Feb 27 Sun 2011 15:28
一眼瞬間,再見愛 Piecing Me Back Together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